评论:留守儿童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疏离

作家侯虹斌在评论文章《这世上一半人不懂另一半人的贫穷》中,谈到“就是因为太贫穷,他们甚至连是不是要生,怎么生,也是没有能力规划的。”确实,毕节这4名孩子的父母因为贫

本文由稀音在线发布于2015-06-14
目前已被网民围观了137次
转载请注明文章地址http://www.xiyinol.com//cn/aixingongyi/gongyihuodong/2015/195.html
原文来自“稀音在线”,原作者稀音传播

  作家侯虹斌在评论文章《这世上一半人不懂另一半人的贫穷》中,谈到“就是因为太贫穷,他们甚至连是不是要生,怎么生,也是没有能力规划的。”确实,毕节这4名孩子的父母因为贫穷,不仅无法给生育的孩子以起码的生活保障,他们甚至根本没有办法把孩子留在身边。

  但比贫穷更可怕的却是疏离。

  也许毕节的这4名自杀的留守儿童被媒体关注,使整个社会惊愕。但促使他们自杀的因素或许不是贫穷,而是绝望,因为长期亲情的疏离而带来的绝望。他们的自杀令人心痛,但更令人心痛的应该是他们自杀前的挣扎,他们的母亲在哪里?他们的父亲在哪里?这种绝望中的挣扎才是这个社会最可怕的。无法想象几名儿童,会出现这样绝望中的挣扎历程。

  在每一起悲剧后面,往往都有着更多挣扎在绝望中的留守儿童们。从心理学角度,一个儿童,如果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那么,他们将无法建立对世界的安全感,也难以培养对社会和他人的亲和与亲密,他们将变得疏离,对世界、社会、他人的疏离。

  那些留守儿童与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从一出生开始就本能地依恋父母,寻求父母的关爱,直到成年;而父母,特别是母亲也本能地有着照料孩子的天性。如果一个孩子在婴幼儿期就不得不忍受与父母的分离,同时祖辈又不足以给予他们替代的关爱,那么他们就几乎难以避免会出现安全感的危机,这将使他们在成年后更少亲近社会的倾向,更多对社会、他人的不信任和敌意;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更容易陷入无助和沮丧中,他们或者表现出更明显的抑郁和社会退缩,或者表现出更明显的愤怒和侵犯以及更激烈的反社会行为模式。

  当留守儿童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时,因为他们家庭经济水平的桎梏,很难得到妥善的对待和积极的引导。因此,他们同时也更可能是中学教育中被教师放弃的那部分学生。他们成长过程中所缺失的还不仅仅是父母的关爱和依恋的满足,还包括缺乏积极的行为引导,所以他们也更可能有许多被同学、同事所鄙夷的坏习惯,甚至更容易因懒惰、撒谎或其他行为过失而被社会所排斥。

公益广告

相关推荐更多>>

新闻报道
2019全国“爱耳日”公益音2019-03-12
携手青年,人道同行 “一2018-10-23
陈竺赴英山调研定点扶贫2018-10-23
“中国—东盟红十字博爱2017-10-04
红十字进校园关爱青少年2017-10-04
为爱同行北京2016长城越野2016-09-26
我们是谁 关于稀音在线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用户协议
我们做什么 公益宣传 慈善活动 爱心推广
网站相关 网站地图 新闻订阅 标签云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