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辛酸“亚丁克”家庭被迫送孩子回老家抚养

北京辛酸“亚丁克”家庭被迫送孩子回老家抚养

本文由稀音在线发布于2015-08-31
目前已被网民围观了175次
转载请注明文章地址http://www.xiyinol.com//cn/aixingongyi/xinwendongtai/2015/1034.html
原文来自“正能量传播”,原作者来自网络

“亚丁克”家庭

送走女儿那一刻,心酸又放松

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局促的居住空间,越来越多从外地来到北京打拼的年轻白领,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开始考虑把孩子交给父母带回老家抚养长大。

继“丁克”之后,这样一种孩子暂时“缺席”、夫妻重回二人世界的“亚丁克”家庭正在成为新的选择。潇洒轻松之余,“亚丁克”们同样有着种种隐忧。

案例A

纠结 想到真的不要,又觉得内疚

女儿的到来让刘宇波和胡薇有些猝不及防。按照结婚前两人一致同意的计划,孩子应该在他们结婚的第五年,也就是2016年才会到来。

“25岁结婚,30岁生孩子,我们俩都觉得很合适。”直到现在,胡薇仍然觉得最初的计划才是最好的安排——这个计划考虑了各种因素,包括双方父母的退休年龄,按照老人的意思跨过羊年等等,但计划没控制住变化。结婚后的第十个月,胡薇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我老公当时刚换工作,正是特别紧张的时候。况且我们谈恋爱也才一年多,还没适应结婚的状态就有孩子……太夸张了!”小两口互相试探对方的意见,“谁都不敢拿主意,因为拿主意的人要负责任。也怕对方是迁就自己的想法,违心表态。”为此,两个人还分栏列下了“要/不要的理由”。

“当时还是不要的理由多,但是想到真的不要,又觉得内疚。”胡薇觉得,虽然身为80后,很多口号喊得洒脱,但骨子里仍然摆脱不了各种“传统意识的羁绊”。

小两口的纠结毫不影响双方老人的兴奋,“他们都希望我们结婚两年就要孩子,所以我一说没时间带,我妈和我婆婆都说他们管,不用我们操心。”

女儿刚出生的一段时间,在月嫂和老人的帮助下,小两口除了睡眠不足外,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但双方老人都还没到退休年龄,不能长期待在北京。“如果我妈和我公公婆婆的时间接不上,我们自己根本没办法带,除非我辞职不工作了。”有时候着急起来,胡薇还会跟老公抱怨,真不应该提前要孩子。一年左右的“轮班”之后,女儿被老人带回河南老家生活。

“在南站把女儿交给我妈的时候,鼻子还有点酸,但看着她们过了安检进去,我真心有种特别放松的感觉。”每每想起这件事,胡薇都觉得对女儿心存愧疚,“后来我问我老公,他也是这个感觉。”

送走了女儿,家里又恢复了平静。不加班的日子,刘宇波会觉得时间突然多了起来,“都有点想不起来以前礼拜天我都干什么了。”女儿走后的第二个周末,夫妻俩去看了场《复仇者联盟》。爆米花大片和久违的麻辣烫宵夜,让他们找回了一点刚结婚时的轻松。

担心 女儿不爱跟自己说心里话

在老家,女儿被安置到了姥姥那里,同城而居的爷爷奶奶隔三差五过来探望。头两个月,女儿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小两口的生活中:晚上一到家,刘宇波和胡薇都会通过QQ视频跟女儿“沟通”;周五,小两口常常会坐近四个小时的高铁,回到七百多公里之外的老家,跟父母女儿团聚。

后来微信普及,一家人干脆用女儿的小名建了个亲友群,老人会把孩子的各种照片和视频分享出来。小家伙对这样的生活似乎适应得很快,在胡薇的印象里,女儿因为想妈妈而哭闹的次数不超过三次。

因为女儿还小,在孩子的教育上,小两口和老人并没有太多分歧,让胡薇不太满意的只有一点:“我妈让我闺女吃得太多了,老人都觉得小孩儿胖乎乎的好,但是女孩儿不能太胖,我闺女比同龄小女孩儿看着大一圈,我妈还觉得这说明她照顾得好。”

女儿不在身边,刘宇波和胡薇的准“二人世界”常常成为朋友间的聊天话题。羡慕的同时,也总有各种关切:

“你不想你闺女啊?我一天看不到我们家娃都受不了。”

“你们真行,不怕孩子跟你不亲啊?”

……

其实,胡薇自己也发现和女儿的远程沟通出现了问题。“有时候她急着去干别的事,跟我视频的时候就不太起劲儿。”胡薇说,“还有她上幼儿园以后,有次被老师说了,我问她怎么回事,她也不告诉我。”女儿不爱跟自己说心里话,让胡薇很是担心,“等年底我妈一退休,能过来帮我带,我就把她接过来。”

案例B

窃喜 跟刚结婚没孩子那会儿差不多

对于林夏来说,孩子同样来得“着急”了点。刚结婚时,这对“双独”小夫妻还在租来的一居室里过着“蜗居”生活,“生孩子”这件事因为“条件不允许”而未被提上日程,“地方太小了,有孩子的话根本不够住,再加上我爸妈身体都不好,即使在北京,也没办法帮忙。”

不过,孩子还是在一年半后意外报到,这让林夏不知如何是好,“一点准备都没有,可又担心流掉的话,对身体有伤害,眼看也快三十的人了,万一以后想要再要不上就麻烦了。”一番挣扎后,孩子“逃过一劫”。

一天天隆起的肚子让林夏意识到“必须得买房”,“否则万一哪天房东改主意,还得带着孩子搬家,太折腾。”苦于首付有限,林夏夫妇只能选择一套小两居。

产假结束后,林夏带着女儿从唐山的婆婆家回到北京,一同赶来帮忙带孩子的老两口始终觉得住着“太憋屈”。“女儿一岁多刚断奶,爷爷奶奶就提出带回老家养,说家里地方宽敞,物价也低。”片刻犹豫后,林夏答应下来。

每周末,小两口都会到唐山看女儿,“一开始,见到我们来特高兴,走的时候特难过,但没过多久,孩子就适应了。”只要一回北京,林夏夫妇就重返“无孩一身轻”的二人世界,这让小两口心生一丝“窃喜”,“跟刚结婚没孩子那会儿差不多,工作也还是按过去的节奏来,晚上回来能继续干点自己的事。”

闲暇之余,林夏会去逛逛街、看场电影,这在周围不少有孩子的朋友看来相当“奢侈”,“好多人抱怨说一天到晚都得围着孩子转,这样一比较,我确实轻松多了,生活节奏基本没受影响。”

烦恼 孩子越来越自私,脾气也暴躁了

在林夏眼中,女儿的成长是个很“奇怪”的过程,“刚送走的时候只会叫爸爸妈妈,后来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进入一个语言爆发期,能很连贯地说好多话。”

“林夏既惊喜又遗憾,孩子不在身边,没办法见证她的每一步成长,错过了她的很多‘第一次’。”

近一年,林夏开始尝试着跟女儿视频聊天,但聊天的主题几乎只有“玩具”,“孩子打给我,一般都是问我给她买了哪些新玩具,我打给她的时候,本来想聊聊幼儿园里的事,可她也不是很爱说,只是给我展示她在唐山的玩具。”

“亚丁克”的四年里,林夏从来没有听到女儿说过一次“想妈妈”,这让她不免有些失落,“其实我挺希望孩子能黏我,但好像她已经习惯了我们分开的状态。”

为了培养感情,林夏也会接女儿回北京玩,赶上暑假,就小住一段时间。“上个月10号过来,到了20多号就闹着回唐山,因为这边没有玩伴,家里玩具也没那边多。”

短暂的相处中,林夏觉察出女儿变得越来越自私,脾气也开始暴躁起来,而老人的一味护短让她很为难。“孩子不好好吃饭,我就跟老人说别追着喂,饿一两顿,下回就知道吃了,可老人心疼不干,我们也没办法。孩子看到想要的东西,非得让买,我如果不同意,她就找爷爷奶奶‘告状’,最后老人都会买给她。”

对于这些,林夏很惭愧,“孩子不在身边,不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她的小心思,也没办法及时发现问题,等形成大毛病了,想板回来很费劲。”思前想后,林夏决定等到女儿上小学,无论如何也要接回北京,“老人可以帮着照顾生活起居,但孩子的教育还得靠父母。”

观点

“‘亚丁克’的出现与独生子女政策有很大关系”

王昕(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曾发表《社会学视角下独生子女婚姻中的“亚丁克”现象》):我们以往在讨论代际抚养时,总是更倾向于关注农村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而事实上,一些从外地来到大城市打拼的高知白领,同样可能面临这方面的问题。其中,又以独生子女最为突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丁克”的出现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有着很大关系。当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时,他们面临的生育压力往往非常大,无论主观上是否愿意,最终往往还是会迫于传统观念等因素选择生育。与此同时,他们在育儿过程中所能得到的家庭支持也相应更多一些,双方父母普遍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帮助抚养孩子。而这对于离乡背井的年轻夫妇来说格外重要,也为“亚丁克”的存在创造了条件。

另外,选择“亚丁克”的家庭中,孩子通常并不是婚姻缔结的目的,也不是婚姻维持的手段,婚姻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即便有了孩子,夫妻关系依然很重要。孩子暂时不在身边,也使得夫妻关系继续占据核心地位。

这些家庭大多绕不开“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两代人之间的文化冲突、理念差异等都会逐渐暴露出来,孩子在儿童期的情感缺失同样成为不容忽视的弊端。对于大多数“亚丁克”来说,终究还是要把孩子接回自己身边,一连串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欢迎收听腾讯公益影像周刊“存在”官方微信: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存在”(英文ID:txgongyi)。

古稀夫妇助人为乐近六十载 累计捐款20多万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公益广告

相关推荐更多>>

新闻报道
92岁高龄的尹高兰老人多年2020-04-16
“中国慈善公益品牌70年2020-04-16
志愿者“眼观八方”完成2020-04-16
奥运冠军杨凌:公益是一2020-04-16
一块做好事!2019年“99公2019-09-15
腾讯公益思想汇首倡:互2019-09-15
我们是谁 关于稀音在线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用户协议
我们做什么 公益宣传 慈善活动 爱心推广
网站相关 网站地图 新闻订阅 标签云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