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康晓光:我自独行 康晓光一直在思考“中国的命运”。对于今日之中国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何从现实过渡到理想,他自有一套理论,且坚定不移。然而,那些在他看来实
原标题:康晓光:我自独行
康晓光一直在考虑“中国的命运”。对于今日之中国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何从理想过渡到理想,他自有一套理论,且坚持不懈。然而,那些在他看来脚踏实地的论述却一直遭到主流话语的排斥。康晓光忧愤多于无法,“你要照实讲,单方都不满意,两伙人上来群殴一顿,打得鼻青脸肿。”
他研讨的领域是“政治发展”“儒家文明复兴”和“国家与社会关系”。十五年前,他撰万言长文主意立儒教为“国教”,此后多有相关著作,描绘出一整套路径,试图将当今“精英联盟”之中国引向“儒家宪政”。这套学说远离主流,康晓光也陷本人于被“夹击”的境地—马列主义者恨他揭短,视其为异己分子;自在派怨他为体制辩护,觉得他并非同路人。
康晓光没有站队的愿望,在中国人民大学做教授,言听计从。
社会组织倒很欢迎他。书斋与讲堂之外,康晓光介入第三部门,参与社会实务工作。除了任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讨所所长,还是多家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但他不是个习气鼓掌捧场的人。
“我反对”
六年前,第二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上,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冯仑台上演讲,康晓光台下怒气冲冲。
此前一个月,巴菲特、比尔·盖茨来华举办晚宴,中国众富豪应邀赴席。固然这场开始前就被坊间戏称为“鸿门宴”的“劝捐晚宴”终被定义为“慈善交换晚宴”,但关于“裸捐”的议论并未就此终止。
冯仑发言谈及于此,认为诱导一切企业家“裸捐”可能伤害民间财富创造的动力,若企业家将财富“裸捐”给政府安排,更无异于1956年的“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
康晓光越听越火,“公益界没骨气,那个场合没人说话,全在那儿一脸媚笑,等着要几个小钱,鼓掌,喊好,成什么东西了?你有几个臭钱算老几?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不花你一分钱。”
他怒而上台,把发言稿扔到一边,张口便点名批评冯仑“混淆概念”。他觉得,今时今日中国企业家志愿“裸捐”做公益,该当得到尊重,不能与“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混为一谈。
“你能够当妓女,但你反对别人当良家妇女,你这妓女也太猖狂了。他这个类比也不恰当,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企业是被强迫的,今天政府态度都没表,谁用暴力强迫你了?”
万通基金会是此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约请康晓光做主题演讲还是冯仑的主意,康晓光做客却砸了场子。“以前我们都不错的,(冯仑)当前见了我再也不说话了。”
曾任南都公益基金会项目主管的李玉生回忆,康晓光提反对看法从来都“开门见山,不留情面”。
康晓光与徐永光至今已有30年交情,2007年,徐永光创立南都公益基金会并任理事长,康晓光任理事。“新公民计划”是南都基金会尝试的首个项目,徐永光主意办公益学校,运作成本由社会捐助、政府补贴、家庭支付三方共同组成。他对项目寄予厚望,决心满满。但项目开展并不成功,南都基金会的定位是资助型非公募基金会,项目启动后,却不得不超预期提供资金支持,还要介入学校理事会干涉日常工作,已被越拖越深。
“我是反对(这一项目)的,理事会吵架就吵了一年半。”康晓光说。
李玉生告诉《中国慈善家》,会上康晓光、徐永光以及时任南都基金会副理事长程玉等人观点不一,辩论非常激烈。“当时徐永光下不来台,包括程玉,更别说新公民计划的那些总干事。场面有些尴尬。”
理事会最终肯定“新公民计划”的价值,同时,决议逐渐紧缩项目。李玉生说,“康晓光这样的学者,作为第三方专家力量对社会组织进行监督,提出他独到的判断,扮演了理事会特地需求的角色。”
发觉隐蔽变革
上世纪90年代初,康晓光做中国反贫困研讨时,下乡调查遇一家贫困农户,随手掏出几百块钱给农户的孩子,被陪同的当地干部说成“期望工程”。“当时期望工程的‘话语霸权’非常强,只需你做的事跟助教相关,就会被称为期望工程。”
1996年,中国青基会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为其项目做评估,康晓光作为评估工作次要负责人,开始近距离接触中国青基会,就此发觉了中国正在进行的一场隐蔽的权力转移。
对于社会统治与管理,社会成绩并不会自动呈现,而是由权力来定义的。某一客观成绩能否被发觉、提出,如何描述并形成广泛认识,对社会政策的形成和完美至关主要。这种将客观成绩“成绩化”的机制隐蔽而深刻,在中国,这一权力此前只为政府独掌。
康晓光常年进行反贫困研讨,深知“成绩化”机制的分量,“让哪个成绩进入媒体,进入公共政策,进入国家财政,这是有说道的。常常最严酷的成绩被覆盖,甚至被扭曲。”
他举例,农民进城务工潮使得农村社区中青年大量流失,不只乡村遭到重创,农民工作为劳动力进入城市,也并未从“人”的角度被社会给予应有的关照。在最后,一系列由此衍生的严酷社会成绩未能进入主流话语。“十年前一面倒,说他们摆脱了土地约束,支出增加,农村致富了,讲这些。真正的社会成绩,城市精英装看不见,媒体装没这事,政府从来不提,这些人本人更没能力提出来。”
透过中国青基会和期望工程,康晓光看到了一种将来的全新机制—在政府与国有企业单位之外,另一类机构能够本人定义社会成绩,并动员全民力量加以处理。客观上,这类机构控制了“成绩化”的权力。
“在我心里,根本没把中国青基会看成一家公益机构,它是将来一个非常主要的结构性的组成部分,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对中国整个社会管理和统治结构影响非常深远。”
这一发觉让康晓光深受触动,自此,他展开对第三部门的相关研讨,并深度参与,在多家社会组织中担任理事等职务的同时,还以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讨所为次要平台,为公益界提供指点和咨询,持续保送大量理论与学术研讨成果。他置信,第三部门将在中国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
2003年,康晓光尝试用政治经济学方法分析中国的城市贫困和反贫困成绩,9月底,一切分项研讨演讲全部完成,只待撰写总演讲,但一场惨案的发生,使他无法继续如常工作和生活。那一年,他在书中将一切活着的中国人告上人性法庭。
无人幸免于罪
“除了钱什么也不认,一群狼的社会,当时我对这个大的社会氛围特地不满。在这件事当中,都在批评警察,对整个举动我也不满。”康晓光又点燃一根烟,“没有人幸免于罪,我们就是李思怡的地狱!”
2003年6月4日,成都女子李桂芳因涉毒被警方抓获,并被强制戒毒,3岁女儿李思怡无人陪伴,被独锁家中。李桂芳曾多次哀求先回家中安顿女儿,再接受强制戒毒,被办案人员拒绝。17天后,人们在她家卧室门后发觉李思怡高度腐烂、爬满蛆虫的幼小尸体,卧室门上一块油漆剥落,残留着数条血痕。没有邻居声称听到过她的叫喊声,直到她的尸体被发觉,人们再也无法对这个幼小亡灵的哀嚎和控诉充耳不闻。
那一年,康晓光的女儿也3岁。他眼泪流了有数,久久难以放心。李思怡家那扇将人性隔绝的门的里面是谁?是包括本人在内的每一个活着的中国人。康晓光说,他从未感受过这样的耻辱和罪恶深重。每天出门前,他照旧和女儿吻别时会想起李思怡;坐在办工桌前,看到墙上女儿的照片时会想起李思怡。每每念及于此,大失所望,泪涌不止。他说,不做点什么,他无法面对本人孩子和本人的良心,他将永无宁日。
全社会都在谴责涉事办案人员兢兢业业,康晓光觉得不能只停止在这一表层。他问本人,如果没有这次偶然的灾难,李思怡能否就能好好地活上去?那个没有亲友关照,没有固定支出,没有低保,电力公司拒绝供电,从未获得政府部门、社区、妇联、共青团、福利院等等有权利提供辅佐的机构施以援手的环境里,李思怡能否能活上去?
“相应的法律、机构、财政拨款和工作人员这一切都有,为什么需求的时分全没了?光说制度建设,有制度建设就足够么?公益慈善界没有人讲这些成绩,我要把这些成绩呈现给大家,分析明白,否则悲剧就白白发生了。”
他停动手中一切工作,动身前往成都,做了多日实地调查,在重重妨碍中走访了社区家委会、派出所、街道办事处,也走访了妇联、共青团、民间公益机构、公安机关、法院、媒体,并将调查结果写作成书,名为《起诉——为了李思怡的悲剧不再重演》。书中,他还原事情的来龙去脉,以此个案,探求反贫困领域中的制度失灵以及背后的深层成绩,尝试提出处理方案。
写作时,他不断告诫本人,不要让情绪干扰学术判断,作为研讨者,需求客观冷静,需求科学分析,得出逻辑松懈的结论。但他不得不向读者坦陈,“这本书是在强烈的冲动中完成的。”
康晓光告诉《中国慈善家》,“落笔时曾经没有多少眼泪了,”他将半只烟摁熄在烟缸里,“只要愤怒!恨一切人,恨他妈的一切人。”他向后仰在沙发上,“唉!”地一声沉重长叹,听上去像某种力不从心的悲鸣,也像是熬过劫难心力俱疲的如释重负。
“康夫子”
女儿出生,残缺了康晓光的家庭角色,他才逼真领会到何谓“仁爱”。“儒家的理论从家庭出发,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最内核的是家庭中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它讲人灵魂性的概念是‘仁’,是种最纯、最原始、最生动、最强烈的爱。对父母的爱,对爱人的爱,这两种感情,跟你对孩子的爱相比差远了,是几倍几倍的差。”
而李思怡的死,让康晓光第一次发自灵魂地将“仁爱”之心“推己及人”。他说,撰写《起诉》时,他觉得本人就是一个“仁者”。
康晓光找了十几家出版社,没一家情愿出版。他决定破例让步,答应能够对内容进行调整,但他一位出版社社长朋友说,改都没法改,整个滋味不对。此情此景,正如康晓光赴成都调查时的所见所闻,处于高压中,人人为求自保,对他避之不及。体制内很好的朋友,不敢开车送他,“你本人打个车吧。”一切人都活在问心有愧的麻痹冷漠中。康晓光理解他们的处境,但仍不免对这乖谬荒诞的社会心生愤怒。
最终,《起诉》一书在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康晓光在网上发布音讯,免费送。他先后公费印了两批,送了近8000本,他的几个学生天天往邮局跑。
于建嵘称康晓光为“康夫子”,他对《中国慈善家》说,“(对体制)我批评多一点,他建设性多一点,他会提一些他理想性的想法,讲他本人的一套理论。”二人曾共赴一场关于信访制度的会议,会上观点产生分歧。于建嵘回忆,“他(康晓光)主意‘仁政’,认为信访(制度)要强大。我则认为,一旦强化了信访(制度),这个国家法制无法真正(完美)起来。”
会上辩论兴致未尽,二人又拉上朋友几人觅得一家山庄继续话题,终将辩论升级为“怒而拍案,大吵一番,兄弟红脸”。
“观点之争不伤私交”,于建嵘觉得康晓光是个很好的朋友,“他很有思想,也无情怀,看到苦难的人会心里难过,会流泪。看到一些成绩,会愤然而起。”
康晓光认为本人是典型的中国读书人,在他的观念中,儒家“君子”与“士”的价值取向更值得追求。他佩服康有为固执信心不废不移,也崇敬梁漱溟的学养深厚大智大勇,“那真是虽千万人吾往矣!”他痛心中国读书人文脉已断,“这个时期,那些乡愿,德之贼,整天就想着本人的那点蝇头小利的人,都在为‘稻粱谋’,都活得很好。”
他告诉学生,“最最少,你们别学我吧,口无遮拦、快意恩仇,将来会很惨。”但他也说,“只要有所传承的民族才能有本人的将来。想经过割断历史来成绩将来的灿烂,那他妈古往今来就没有过。”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