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蒙古阿拉善的腾格里沙漠,曾被誉为“千湖之漠”,如今它的流动沙丘比例高达66%,每年平均向前推进20多米。 内蒙古阿拉善的腾格里沙漠, 曾被誉为“千湖之漠”, 如今它的
[摘要]内蒙古阿拉善的腾格里沙漠,曾被誉为“千湖之漠”,如今它的流动沙丘比例高达66%,每年平均向前推进20多米。
内蒙古阿拉善的腾格里沙漠,
曾被誉为“千湖之漠”,
如今它的流动沙丘比例高达66%,
每年平均向前推进20多米。
是中国荒漠化程度最强的区域之一。
华北、沿海地区出现的沙尘暴,
绝大部分都和阿拉善有直接关系。
▲沙尘暴来袭
锁边工程没有开始时的沙漠,没有梭梭树固沙,只有无尽的沙尘暴。
环境的恶劣让牧民生活艰难,为了保护生态禁止放牧,牧民生存更是雪上加霜,年轻人纷纷离开家乡,去大城市拼搏。
但就是有些人,向天借了胆量跟沙漠抗争,固沙,种树,默默无闻……
因为这里是他的家乡,一辈子生活舍不得离开的家,也是守护华北、沿海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被沙漠突破,整个神州大地的生态环境将不堪设想。
他叫胡生黄,
今年67岁,
在阿拉善种树治沙。
在胡生黄的记忆中,
他年少时的阿拉善是天堂的模样,
草原辽阔,雄鹰翱翔,
牧民和他们的牛羊在这里自由的生长繁衍。
那个时候,
胡生黄家养了400多只羊,
阿拉善起伏的草原宽广无际,
一放牧,羊群像珍珠洒落青草地,
靠着这苍天大地便能过上富裕生活。
但到了90年代后期,
牧区人口的不断增多,畜牧总量扩大,
过度放牧和干旱气候使得草场沙化日益加剧,
美丽的大草原逐渐消失殆尽,
而阿拉善两大沙漠几乎要牵手一起吞没土地。
每到春天,大风一刮起来,
几乎天天是沙尘暴,
别说抬头再也看不见蓝天白云,
连呼吸鼻腔里都带着沙粒的刺痛,
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
迫使很多牧民迁离了这里,
而坚守在这儿的牧民被称为“生态难民”。
胡黄生和其他牧民当时就想,
能不能做一点什么事情,
让黄沙不蔓延,让大地再绿起来。
▲留下来的“生态难民”在抗争,种上梭梭树,固定这些移动的沙丘,让沙漠不再扩张。
这些留下来的“生态难民”
坐在一起商量,
荒漠里最能生存的树就是梭梭了,
性耐干旱,喜沙性,耐严寒,
有顽强的生命力,寿命可达百岁以上。
大家想刚开始嘛,
只要稍微阻挡一些沙尘就可以了。
没有绿色,就一点点补上,
等梭梭树种成一排绿地墙堡,
就可以将不断扩张的沙漠边缘牢牢锁住了。
果然开始种树的时候,特别失败,
大家对人工种植梭梭没有经验,
成活率特别低,
但大家并没有失望,
一步一步地探索。
慢慢地,大家知道,
梭梭树苗种植的前两年,
需要较大量的水来灌溉,
要等到三年成熟后,
梭梭树的根系才能扎到存有地下水的深度,
才能真正守护这片土地。
▲春季的时候,认真的种上一棵梭梭树,浇水,待他日成林。
如今梭梭树的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这些成活的梭梭树,
根系发达,能深入地下吸水,
三年生的梭梭树,
地下根系能有地上部分的三到四倍大,
真正“锁住”了这片“游走”的沙漠。
绿色开始出现,黄沙逐渐减少,
被沙漠吞噬的大地,
焕发出了新生的力量。
不仅如此,等到梭梭树长到第三年后,
可在根部嫁接“肉苁蓉”,
再等两年至五年挖出苁蓉根部,
卖到市场上可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
大家开始觉得种梭梭不仅能防风固沙,
还能成本低收益好。
很多选择逃离的牧民开始回归,
开始一起参与固沙工程。
以前胡黄生家里有400只羊,
每年把羊绒剪下来,
卖后再用这笔钱买羊饲料喂羊,
去除各种费用后,
一年收入只不过3万左右。
如今胡生黄家已经有9千亩地种植了梭梭树,
其中有4百多亩地,
已经成功的嫁接了肉苁蓉,
今年将有100亩地可以产出肉苁蓉,
初步估计今年将有3万多元的收入。
而且胡生黄和牧民们种着树也慢慢知道,
如果只种一种植物,
遇到虫害,可能会全军覆没。
所以植物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死了,那个还活着,
形成一个可以自然持续下去的生态。
除了梭梭树、肉苁蓉,
沙葱和刺旋都是锁边林的生态系统的一种。
这些植物的种子,被风,
或者鸟携带到沙漠边,
将来就能自然形成最低层次的绿植被。
其实在每年的四、五月份,
梭梭树种植期,
要在两个月内实现大面积的种植和日常灌溉,
胡生黄需要雇佣3-5个临时工,
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此外,由于阿拉善地区干旱少雨,
梭梭树苗种植的前两年,
需要较大量的水来灌溉。
这是胡生黄家的梭梭林,
正在进行浇灌作业。
为了使幼苗可以存活在荒漠中,
种植梭梭树的牧民需要购买灌溉用水,
每车水约10-12吨,每车水35.7元,
每车可灌溉12亩地近600棵梭梭树。
这对于每年种植2千多亩地的胡生黄来说,
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这些苗需要补水3年,
第一年补水次数2到4次,
一次补水20升左右,
每年递减,3年后就不用补水了。
从种梭梭到肉苁蓉成长有经济价值,
前后至少七年的时间,
期间需要胡生黄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但他并不觉得有何不妥,
他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上,
露出了雪白的牙齿:
“未来,
我要把2万亩都种上梭梭树、肉苁蓉,
让这里变成两万亩森林,
而且是可以生钱的森林。”
他觉得这是有希望的田野,
看到自己9千多亩的梭梭林,
未来还可以种植更多,
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专心种梭梭、嫁接肉苁蓉。
不仅挽救了差点被沙尘吞噬的家,
也改善了自家的生活环境,
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沐浴在日光中的胡生黄的家,已经是个不错的院落了。
我们一直强调的是,
防治荒漠化不是消灭沙漠,
也不是要把沙漠变成绿洲。
沙漠是大气环境的一部分,
沙漠干旱,海洋湿润,
在气候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使得气流能够形成对流。
只要锁住扩张的沙漠,
向沙漠要的是被它吞噬--
原本属于草原的绿地。
如今,用科学的态度植树防沙,
已经深入到胡生黄和其他牧民心中。
大家知道科学种植生态锁边的意义重大,
可以防止沙漠继续扩大,
也可以为我们保留气势磅礴的沙漠风情。
如果,你也想为防治土地荒漠化做点什么,
可以来支持胡生黄一样的牧民们。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为我们的土地 ,为美好的未来,
出点力。
阅读原文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