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天使计划”十年记

长期以来,受地区发展水平、户籍制度和社保不均衡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低收入人群面临较大医疗救助需求。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引入人道救助机制,启动

本文由稀音在线发布于2015-06-23
目前已被网民围观了158次
转载请注明文章地址http://www.xiyinol.com//cn/xiyinguangbo/redian/2015/0623/304.html
原文来自“稀音传播”,原作者稀音传媒

    长期以来,受地区发展水平、户籍制度和社保不均衡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低收入人群面临较大医疗救助需求。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引入人道救助机制,启动横跨大病患儿救助、博爱卫生院(站)援建和乡村医生培训三大公益板块的“红十字天使计划”。

  溯源天使计划,从一个孩子开始

  2005年,山东烟台15岁孙海栋罹患白血病。因家境贫寒,父亲孙靖服用安眠药,希望通过自杀引发社会关注。刚刚完成首次换届工作的中国红基会,为孙海栋筹款数十万元,帮助他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20056月,中国红基会启动我国第一个贫困白血病患儿专项救助基金——小天使基金。

  以小天使基金为样板,中国红基会随后复制了一系列专项救助基金,并于20058月正式启动“红十字天使计划”。先后设立救助贫困先心病患儿的天使阳光基金、救助唇腭裂患儿的嫣然天使基金、救助致残患儿的奔跑天使基金等10余支专项救助基金。截至目前,“红十字天使计划”救助贫困儿童逾10万名。

  精品化管理,精细化操作

  2009年发生的“马书军案件”,给中国红基会敲响了警钟。红基会进一步健全机构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基金太多不利监管,机构精力也容易分散,难以形成持久生命力。”中国红基会副理事长刘选国介绍,近几年,中国红基会已有七八支专项救助基金被撤销,部分基金停止运作。

  郭长江也强调,红十字天使计划必须“精品化管理,精细化操作”。剪枝蔓,立主干,中国红基会对“小天使基金”、“嫣然天使基金”等一批比较成熟的基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汇聚捐赠人、志愿者、地方红会、定点医院等多方力量,优化救助流程,提高救助质量,扩大品牌影响力。

公益广告

相关推荐更多>>

新闻报道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从改2018-11-24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2018-11-24
第四批阿富汗先心病患儿2018-11-24
999医疗专机飞抵上海虹桥2018-11-24
人道传播与创新项目督导2018-11-24
乌兰巴托:蒙古包里来了中2018-11-24
我们是谁 关于稀音在线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用户协议
我们做什么 公益宣传 慈善活动 爱心推广
网站相关 网站地图 新闻订阅 标签云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