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配型和捐献过程中,最热心的是刘志文的儿子汪曾一。得知爸爸和印度少年配型成功,他几乎天天向爸爸确认是否答应捐献、何时进行捐献。谈起爸爸此
在配型和捐献过程中,最热心的是刘志文的儿子汪曾一。得知爸爸和印度少年配型成功,他几乎天天向爸爸确认是否答应捐献、何时进行捐献。谈起爸爸此次捐献,汪曾一竖起大拇指:“我爸爸非常厉害,他是我和妈妈的骄傲。”
作为《皖江晚报》的一名小记者,他还把爸爸捐献的故事用日记的形式记了下来。
主动宣传
《皖江晚报》上时常有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报道。此前,刘志文都是报道者,这一次,他却成了主角。
他说,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造血干细胞捐献无损捐献者健康,才能更好地打消人们的疑虑,让更多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生命的希望。
为了配合刘志文的捐献,他所在的马鞍山日报社专门派出一名记者全程跟踪报道。
和刘志文比起来,参与此次报道的方燕算是报社的新人了。在方燕眼中,刘志文是一个热心的大哥。他主动向年轻记者和编辑传授自己的经验,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事没有不说他好的。”方燕说。
马鞍山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顺孝表示,刘志文是马鞍山市第17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第一位对外捐献者。
“他的捐献不仅体现了马鞍山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形象,也体现了道德建设的成果。”张顺孝说,“这次捐献加强了中印之间的友谊,体现了红十字会作为民间外交重要渠道的作用。”
由稀音传播发布在时事热点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