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珠穆朗玛的生命火种 ——《皖江晚报》志愿者刘志文向印度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侧记(3)

在配型和捐献过程中,最热心的是刘志文的儿子汪曾一。得知爸爸和印度少年配型成功,他几乎天天向爸爸确认是否答应捐献、何时进行捐献。谈起爸爸此

本文由稀音在线发布于2015-07-12
目前已被网民围观了62次
转载请注明文章地址http://www.xiyinol.com//cn/xiyinguangbo/redian/2015/0712/500.html
原文来自“稀音传媒”,原作者稀音在线

  在配型和捐献过程中,最热心的是刘志文的儿子汪曾一。得知爸爸和印度少年配型成功,他几乎天天向爸爸确认是否答应捐献、何时进行捐献。谈起爸爸此次捐献,汪曾一竖起大拇指:“我爸爸非常厉害,他是我和妈妈的骄傲。”

  作为《皖江晚报》的一名小记者,他还把爸爸捐献的故事用日记的形式记了下来。

  主动宣传

  《皖江晚报》上时常有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报道。此前,刘志文都是报道者,这一次,他却成了主角。

  他说,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造血干细胞捐献无损捐献者健康,才能更好地打消人们的疑虑,让更多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生命的希望。

  为了配合刘志文的捐献,他所在的马鞍山日报社专门派出一名记者全程跟踪报道。

  和刘志文比起来,参与此次报道的方燕算是报社的新人了。在方燕眼中,刘志文是一个热心的大哥。他主动向年轻记者和编辑传授自己的经验,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事没有不说他好的。”方燕说。

  马鞍山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顺孝表示,刘志文是马鞍山市第17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第一位对外捐献者。

  “他的捐献不仅体现了马鞍山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形象,也体现了道德建设的成果。”张顺孝说,“这次捐献加强了中印之间的友谊,体现了红十字会作为民间外交重要渠道的作用。”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公益广告

    相关推荐更多>>

    新闻报道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从改2018-11-24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2018-11-24
    第四批阿富汗先心病患儿2018-11-24
    999医疗专机飞抵上海虹桥2018-11-24
    人道传播与创新项目督导2018-11-24
    乌兰巴托:蒙古包里来了中2018-11-24
    我们是谁 关于稀音在线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用户协议
    我们做什么 公益宣传 慈善活动 爱心推广
    网站相关 网站地图 新闻订阅 标签云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