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医护人员不仅在中国战区协助救护总队从事战地救护,而且远赴印缅参与盟军战地救护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军事代表团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
外籍医护人员不仅在中国战区协助救护总队从事战地救护,而且远赴印缅参与盟军战地救护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军事代表团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致函中国军方,要求中国红十字会派遣外援志愿医师八至十人至印度兰姆加医院服务,军政部军医署随即电令救护总队执行史迪威的指令。
救护总队接电后,决定派遣白尔、杨固、傅华德、顾泰尔、孟乐克、白尔、杨固、傅华德、顾泰尔、孟乐克等10名外籍医生前往印度,听候史迪威将军分配任务。这批外籍医生于1942年12月26日离开中国,30日抵达加尔各答,在印度、缅甸前线工作一年零八个月,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他们先后在兰姆加医院工作,在训练营里担任教官,负责培训中国军队的医护人员。
1944年,一批中国军队乘飞机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到达印度,在印度东北边境和缅甸北部与日军进行殊死战斗。外籍医生被派往作战单位服务,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把重伤员送到后方的野战医院治疗。他们还担负着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中国和美国医疗队之间的“联络医生”。日本投降后,这批外籍医生完成了其在印度的历史使命,踏上归途,回到自己的祖国。
(罗治雄系贵州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戴斌武系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研究学者、历史学博士)
由慈善公益平台发布在时事热点
由稀音传播发布在时事热点
由慈善公益平台发布在时事热点
由来自网络发布在时事热点
由稀音传播发布在时事热点
由慈善公益平台发布在时事热点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