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殴同学致死,校园暴力何时休?(2)

只顾自我,漠视规则,还有的把挑战规则,作为英雄之举,这是价值观教育的严重错位。我国学校都很重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可这些教育,总体而言,都

本文由稀音在线发布于2015-07-21
目前已被网民围观了65次
转载请注明文章地址http://www.xiyinol.com//cn/xiyinnenliang/funenliang/2015/579.html
原文来自“稀音传播”,原作者慈善公益平台

  只顾自我,漠视规则,还有的把挑战规则,作为英雄之举,这是价值观教育的严重错位。我国学校都很重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可这些教育,总体而言,都是灌输、说教,学生们根本不当一回事。良好的价值观教育,是基于生活的教育,就是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教育,在这方面,我国学校教育当前正从以前动辄对学生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进行处罚的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管学生怎么犯事,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轻飘飘的处理,教师担心自己对学生进行批评,会惹来麻烦。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试想,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都是如此,对仅仅违背校规的学生,就更只能是“教育”了。

  教育是什么?我国的教师,其实并不清楚,比如,对违反规定的学生,可不可以进行惩罚?从道理上说,是可以的,惩罚是对违规行为的“负反馈”,以便让学生有规则意识,但现在,这方面究竟该怎么处罚,却没有规矩。比如,一名同学打了另一名同学,该怎么处理?很多时候,学校老师会把家长叫到学校,教育家长,要管教好孩子,可这是对家长的处罚,还是对学生的处罚?学生会从中吸取教训吗?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对学校老师不买账,还站在肇事打人的学生一边,这个时候,学校往往束手无策,以平息家校矛盾为由,让事情不了了之。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学生的嚣张气焰就这样滋生。而鉴于社会对体罚、变相体罚的关注越来越多,今天很多中小学老师,已经不愿意对学生严加管理——你要干什么,随你去。只要事情发生在校外,就与我无关。

公益广告

相关推荐更多>>

新闻报道
全国约50万人涉及“以身试2017-01-02
团伙操纵聋哑人偷遍13省:2016-12-10
小鱼塘兽药乱投放 养殖户2016-12-03
6岁儿子确诊为自闭症 抑郁2016-10-11
民间救援队队长性侵少女2016-10-11
北京医院产科建档难 号贩2016-08-31
我们是谁 关于稀音在线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用户协议
我们做什么 公益宣传 慈善活动 爱心推广
网站相关 网站地图 新闻订阅 标签云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