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儿童权益保护,不能再拖了

联合国大会在《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国家是儿童的最终监护人,中国缔约该公约也有25年之久,可是中国儿童的安全、福利与权利一直处于没有被真正重视的状况。 2012年冬天,当那

本文由稀音在线发布于2015-06-14
目前已被网民围观了146次
转载请注明文章地址http://www.xiyinol.com//cn/aixingongyi/gongyihuodong/2015/196.html
原文来自“稀音在线”,原作者慈善公益平台

  联合国大会在《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国家是儿童的最终监护人,中国缔约该公约也有25年之久,可是中国儿童的安全、福利与权利一直处于没有被真正重视的状况。

  2012年冬天,当那五个少年在垃圾箱取暖中毒死亡之后,毕节市长信誓旦旦地说:毕节将在全市排查城乡留守儿童,建立儿童档案,并落实救助措施,实行县长、局长、校长、村长以及家长的“5+1负责制”。市长的铿锵之声还未落地,儿童遭受侵害的事情却接二连三。

  为什么每次悲剧发生后整个社会就义愤填膺,之后又等待下一次的悲剧和义愤填膺,而问题得不到根本改变,其后面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从“两头在外”的经济发展模式迅速摧毁了内地的乡镇企业,原来本地就业的农村廉价劳动力为了生存,被迫背井离乡进入城市打工谋生,而其微薄的工资收入又不足以在城市养育自己的孩子。其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金的时候,就会着手开始建立儿童基本福利保证,大概在3000美金左右,就会形成一套完整的儿童福利服务体系,而中国2014年人均GDP已经达到了7485美金,中国的儿童安全与权益状况却仍然值得整个社会深思。

  根据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统计中国0-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超过六千万,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超过三千五百万。也就是说,中国目前有近亿儿童,不能享有一个儿童应该享有的权益,他们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不能经常与家人团聚,不能得到父母和社会合理的照料等。

  即便是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因为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体系严格的户口属性,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和他们的父母,在城市常常受到制度性歧视并承担着比城市户籍人口更高的生活成本,特别是孩子上学入托的问题,这些进入城市的务工人员不得不通过离散式家庭模式来解决以降低城市生活成本,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转。

公益广告

相关推荐更多>>

新闻报道
2019全国“爱耳日”公益音2019-03-12
携手青年,人道同行 “一2018-10-23
陈竺赴英山调研定点扶贫2018-10-23
“中国—东盟红十字博爱2017-10-04
红十字进校园关爱青少年2017-10-04
为爱同行北京2016长城越野2016-09-26
我们是谁 关于稀音在线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用户协议
我们做什么 公益宣传 慈善活动 爱心推广
网站相关 网站地图 新闻订阅 标签云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