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乞讨人员身份将建快查机制

新京报讯 (记者吴为)北京将建立流浪乞讨人员身份快速查询机制、寻亲服务机制和滞留人员身份查询长效机制。对于未能确认身份的受助人员,进站24小时内,救助管理机构将通过微

本文由稀音在线发布于2016-02-24
目前已被网民围观了85次
转载请注明文章地址http://www.xiyinol.com//cn/aixingongyi/xinwendongtai/2016/1689.html
原文来自“正能量传播”,原作者稀音传媒

新京报讯 (记者吴为)北京将建立流浪乞讨人员身份快速查询机制、寻亲服务机制和滞留人员身份查询长效机制。对于未能确认身份的受助人员,进站24小时内,救助管理机构将经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寻亲公告。

近日,市民政局和市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应安置工作的实施看法》(下简称“看法”)。

24小时未确认身份应发寻亲公告

《看法》规定,各救助管理机构要对一切进入机构的受助人员采集指纹,并及时查询比对全国救助管理音讯零碎中的救助音讯和寻亲音讯。

对经快速查询后未能确认身份的受助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应在其入站后24小时内,发布寻亲公告,公布受助人员照片等基本音讯。

此外,《看法》提出建立滞留人员身份查询长效机制,请求对经快速查询和寻亲服务后仍无法查明身份音讯的滞留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应经常与其接触、交换,采集其叙说内容,分析地名、人名、口音等关键音讯并及时鉴别核实。对进入救助管理机构未确认身份音讯的受助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应在7日内报请属地公安机关采集DNA数据。

对救助管理机构报请需求采集DNA数据的人员,公安机关该当在收到演讲后一个月内免费采集DNA数据,并录入全国打拐DNA音讯库,将比对结果反馈救助管理机构。

对危重病人等应送医救治

对于无法查明身份音讯、在救助管理机构超过10天的滞留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可采取多元化安置渠道进行妥善照应安置。对精神妨碍患者、传染病人、危重病人等受助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应按规定将其送往当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康复。

对于在救助管理机构滞留工夫满30天,发布寻亲公告两周后,仍无法查明身份音讯的受助人员,应报市救助管理事务核心安置。

看法规定,对临时无法查明身份音讯的滞留未成年人,不得将其托养在养老院、敬老院等成年人社会福利机构。

户籍流浪人口纳入特困人员供养

《看法》还提出,对本区户籍人口中的流浪乞讨人员,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条件的,北京市各区民政局要及时将其纳入特困人员供养。

在两局发布的《看法》中还提出,民政部门在救助管理机构内发觉疑似走失、被抛弃、被拐卖的受助人员,要第一工夫向属地公安机关报案。

(新京报)

注释已结束,您能够按alt+4进行评论

公益广告

相关推荐更多>>

新闻报道
92岁高龄的尹高兰老人多年2020-04-16
“中国慈善公益品牌70年2020-04-16
志愿者“眼观八方”完成2020-04-16
奥运冠军杨凌:公益是一2020-04-16
一块做好事!2019年“99公2019-09-15
腾讯公益思想汇首倡:互2019-09-15
我们是谁 关于稀音在线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用户协议
我们做什么 公益宣传 慈善活动 爱心推广
网站相关 网站地图 新闻订阅 标签云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