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退休后,叶连平就像块“补丁”一样,在乡村教育体系这个显眼的缺口上代课。周边学校哪位老师生病了、临产了,他便随时前去代课,短则几天,
1991年退休后,叶连平就像块“补丁”一样,在乡村教育体系这个显眼的缺口上代课。周边学校哪位老师生病了、临产了,他便随时前去代课,短则几天,长则3年。
1995年,叶老师到距家近60里地的县办中学代课。那个原本几乎“垮台”的班级,硬是被叶连平在下班后跑了整整45天,把旷课的28个学生一个个拉回教室。毕业那年,这个班级的中考成绩优于平行班级。不过,叶连平因为久未归家,致家中失窃,谢绝了那所中学的挽留。
虽然他自称“没有我太阳照样转”,但是至少对于他的村庄来说,“叶连平”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名字。
因拆迁或是打工彻底告别村庄的人越来越多。叶连平任教过的卜陈学校,学生规模已经从鼎盛时期的超过千人,到现在的九个年级都是单班制,总计200名多人。
还留在村上的孩子,就连一名小学五年级女生都在为自己的未来焦虑。这个女孩为转走的小伙伴所描述的学校吸引着,不喜欢放了学就往县城家里跑的老师。只有叶老师会风雨无阻地在村里等着她。
叶连平不收费、教得好的名声慢慢传开,学生人满为患。每到学校放学,他家里那些高矮不一的桌子和板凳上挤满了孩子。人最多的时候,为了去一趟厕所,孩子们戏称“要翻两座喜马拉雅山”。
2010年,乌江镇政府出资将叶连平家对面的两间仓库改造成教室和图书室。企业家捐赠了60套桌椅。孩子们上课的环境才改善了许多。
7年前,这里还挂上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的牌子。当初的两个英语班,也发展成从扫盲班到高级班的4个班级。暑期有多所高校组织志愿者支教,今年参加暑期班的孩子达到165名。平时也有70多人在这里补习。生源不仅有本村的学生,还有的来自周边村镇,连县城的孩子都有人慕名而来。
他的钱变成了手风琴和小树苗,可他连一元钱的瓶装水都不舍得买
由慈善公益平台发布在新闻动态
由慈善公益平台发布在新闻动态
由稀音传播发布在新闻动态
由慈善公益平台发布在新闻动态
由稀音在线发布在新闻动态
由稀音传媒发布在新闻动态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