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卢德之当天,是华民慈善基金会7周岁生日。湖南益阳卢佳祥慈善基金会也在这一天正式启动项目,这是以卢德之父亲命名的基金会,卢德之把该基金会当做他的一块试验田,他要参
采访卢德之当天,是华民慈善基金会7周岁生日。湖南益阳卢佳祥慈善基金会也在这一天正式启动项目,这是以卢德之父亲命名的基金会,卢德之把该基金会当做他的一块试验田,他要参考洛克菲勒基金会,打造一家中国特色的现代家族基金会。
7年前投身公益,是伴随着他探寻社会发展方向开始的。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卢德之告诉《中国慈善家》,自己一直在寻找方向感,他想看到那个让中国在前进中不迷失方向、少走弯路的社会动因。
年轻时,卢德之曾心怀理想投身政界,而后三转其身——从官转身为官商(国有企业),从官商转身为民商,又从民商走向民间慈善。他创立的华民慈善基金会,成立虽然只有短短七年,却已在国内外慈善界崭露头角。他已公开表示,在慈善信托等现代慈善制度建立起来后捐出百亿财富。
在宣扬慈善逻辑的背后,他创造两大思想体系:资本精神与共享主义。他的个人言行,则暗合了儒家倡导的立德、立言、立功的逻辑。
如今,在“资本精神”驱动下,他正尝试通过现代慈善,实践“共享”。
弃官从商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视察武昌、上海、深圳、珠海等地。当时,整个中国正陷入“姓资姓社”之争,关于“92南巡”内容、目的,媒体讳莫如深,都在等待“上级指示”。
中国要往何处去?答案在风中飘了两月有余。3月末,一篇题为《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的通讯刊发于《深圳特区报》,披露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诸多内容。台面上的意识形态之争,自此渐趋平息,各地陆续开展宣传学习南巡讲话精神的活动。
当时卢德之是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的一名处长,湖南永州一次关于学习“南巡讲话”的报告会上,卢德之被安排发言。
由稀音在线发布在光荣榜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