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风险成为“拦路虎” 公益众筹陷入困境(3)

此前,病友帮的目标就是做成综合性的病友互助平台,因此采用“纯公益”运营模式,导致其从研发到停运,平台并没有实质的收益。而被作为成功案例探讨的

本文由稀音在线发布于2017-04-01
目前已被网民围观了140次
转载请注明文章地址http://www.xiyinol.com//cn/xiyinguangbo/baijiazhengming/2017/0401/3250.html
原文来自“网络转载”,原作者稀音传媒

此前,病友帮的目标就是做成综合性的病友互助平台,因此采用“纯公益”运营模式,导致其从研发到停运,平台并没有实质的收益。而被作为成功案例探讨的轻松筹,则相比其他公益众筹平台而言,有着更多的“造血”和“输血”功能。其“造血能力”在于,除了大病救助的业务板块以外,该公司还有尝鲜预售、梦想清单等其他盈利性业务,因此其他业务能够“输血”给公益性质的大病众筹业务。此外,其大病众筹平台还收取2%的手续费,其中1%用于付给微信支付,自己收取1%的费用用于维持平台的运转。

“公益众筹平台不能被道德绑架,”于亮表示,很多人将公益和慈善混为一体,认为公益就是慈善,公益不能收费用,导致公益企业没有经费做运营、做产品。“腾讯在公益这部分一年的投入就要3亿元。”他表示,人员成本投入也不是一个小数。“现在我们公司有270多个人,其中专门用来做公益客服的有150人。”

道德风险与监管风险成行业阻力

虽然互联网公益众筹平台为公众提供了更高效的慈善方式,但近年来频繁爆出信用危机。

互联网公益众筹平台上真伪信息参差混杂,诈捐现象频繁发生,导致社会公信力下降。这不禁引发思考,在求助方式多元化和公众捐款日常化之后,慈善行业的监管和规范化之路在何方?

目前,大多数公益众筹平台虽然都需要提交包括手持身份证照片、患者本人或患者与提款人关系证明、医院诊断证明、筹款使用说明等详细的审核材料,但是仍存在较多问题,比如筹款发起人信息真假难辨,存在造假信息;个别项目存在虚报、夸大筹款数额的情况;善款使用情况缺乏追踪和公开等情况。

公益广告

新闻报道
家暴,正在让家成为最危2018-12-22
异烟肼灭犬论文作者回应2018-09-07
如何规范网络医疗广告?2018-06-19
乐平基金会沈东曙:我为2017-12-18
“助残路上 我想让他们有2017-10-04
《癌症传》作者:在中国2017-09-03
我们是谁 关于稀音在线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用户协议
我们做什么 公益宣传 慈善活动 爱心推广
网站相关 网站地图 新闻订阅 标签云

Copyright © 2007-2020 稀音在线™ XiYinoL.Com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048号-3技术支持:黄牛传媒